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祥恩肩负着集团内近30万员工和全省工业战线的重托,提交了多份建议和议案。
面对着“新常态” 经济运行形势,中国能源产业特别是煤炭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陈祥恩表示,能源企业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能源革命中积极作为。
记者:陈董事长您好,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您觉得实体企业应该如何积极对待?
陈祥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确定为7%,更是进一步体现了这一理念。
作为实体经济中工业企业、尤其是煤炭产业的代表,我对新常态下发生的种种变化深有体会。两年来,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煤价持续大幅下滑,煤炭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河南能源也不例外。对此,我们立足自身调整优化、降本增效,把改革创新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比如,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坚持市场导向、紧盯客户需求,市场缺什么煤,客户需要什么煤,我们就生产什么品种的煤。让市场倒逼生产,通过这种倒逼机制,2014年我们关闭15对矿井,淘汰280多万吨落后产能,转岗分流2万多名冗员,同时还保持了煤炭产量过亿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我们将继续主动适应新常态,把外在的经济压力变成内部的改革动力,练好内功。我们坚信,通过这一轮优胜劣汰,煤炭产业中的优秀企业必将再次迎来柳暗花明,虽然不一定再现“黄金十年”,但会实现更加科学、稳定的发展。
记者:总理在报告中提到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对此,您的看法是什么?
陈祥恩: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作为来自煤炭行业的代表,我对能源革命感触很深,现谈两个观点。
一是能源革命绝不是要革煤炭的命。煤炭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去年我国原煤产量达38.7亿吨。根据国家能源战略行动计划,到2020年,既使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仍在62%左右。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大型煤炭企业应抢抓政策机遇,应进一步发挥在集约安全高效生产方面的优势,切实在这轮革命中实现大作为,推动全社会加快形成煤炭安全高效生产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能源的供给质量和保障水平。
二是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必须革命。谈到污染防治,总理语重心长,报告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全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今年会前,社会普遍关注雾霾,事实上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就是解决雾霾的重要途径。今后,我们一定要用科学产能满足合理需求,把煤炭吃干榨净。
拿河南能源自身来说,近年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本做到能洗尽洗,每年向社会提供亿吨清洁煤炭,同时投入数亿元开展了矿区沉陷下区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技术改造,确保“三废”达标排放,同时还积极发展瓦斯、矸石等废弃物发电、矿井水回用等循环经济,努力做到零污染、零排放。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雾霾”“污水”,全社会既要形成共识,更要积极行动。我们愿同全社会一道,持续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力。
记者:河南能源去年完成煤炭产量1.02亿吨,实现营业收入2068亿元,在有效应对复杂严峻形势基础上总体保持了国家亿吨级煤炭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的地位。作为大型企业的代表,您觉得新常态下我们该如何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陈祥恩:我的总体感受是,大企业、大集团是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主力军。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为我们结构调整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大企业、大集团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他们产业结构复杂,产业链条长,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积累雄厚,也具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实力和空间。拿河南能源来说,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新产品陆续投产并推向市场。一方面立足煤炭,建成了煤制乙二醇、高性能碳纤维、1,4-丁二醇、瓶级聚酯、聚四氢呋喃等高端煤化工项目,部分产品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另一方面主动关闭退出小尿素、小化肥等装置,有效提高了集团产业发展的质量。今年我们将同时做好增量引领的加法和存量调整的减法,实现瘦身去虚、高效发展。
记者:面对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大型国企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陈祥恩: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拥有将近30万员工的国有煤炭企业,我们对此感同身受,深感责任重大。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不与安全争利、不与民生争利”,把保障安全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年在经济效益下滑的情况下,有效保障了一线员工收入的总体稳定。勇担社会重任,重组了10多家经营困难、濒临破产企业,为困难兄弟单位提供了数十亿元的资金支持,保障就业5万多人,促进了全省能源行业的总体稳定。
当然,我们也明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这两年,煤炭行业整体比较困难,大量基层煤炭职工收入增长缓慢。我们将加快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式和发展模式,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才能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提高基层煤炭职工收入开辟空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力量。
上一主题:新常态下三亚房产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主题:襄阳市“春风行动”促进就业功实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