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吕果
尽管已成立20年,但亚马逊仍在飞速发展,四年前全球仅有3万名员工,而目前这一数字已达到16.5万名。而亚马逊是一家什么类型的公司呢?有人认为是电商,有人认为是IT互联网公司,有人则觉得是数字出版公司或者业务提供商,真正的答案或许是“全部正确”。
创新点燃激情
亚马逊对创新发明充满热情,产品与服务内容不断完善,Kindle Voyage电子书、Fire TV电视盒子、Echo智能音箱等产品,以及面向消费者的Prime会员服务、面向企业的AWS云服务、面向第三方卖家的FBA亚马逊物流服务、面向作者的KDP(Kindle Direct Publishing)数字出版业务等,都是亚马逊创新精神的最佳诠释。
近期,亚马逊还开启了星期天的快递服务,并针对美国几大城市及英国伦敦的Prime会员提供一小时送达的Prime NOW服务,最快一笔订单的配送时间仅为23分钟,这对于习惯周末休息的美国人、英国人来说已经是相当惊人的效率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一款产品是Dash Button,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小按钮,却是亚马逊的一项创新。它使用WiFi连接,可以将一些重复购买产品的下单变得极其简洁,按一下按钮,等待收货就好。可以预期,用户下单的转化率也会相当的高。
建筑和独特文化
当年选址时,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索斯一眼就选定了位于西雅图市中心的联合湖畔,因为他认为这里很有灵气。没有明显的界线提示,就可以走进亚马逊总部建筑群。这里的办公楼没有大兴土木,多是在老式厂房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尽可能保持了原始容貌和人文气息,甚至在所有楼宇外墙上都完全看不到亚马逊相关标识。总部内,大大小小20多个建筑群组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社区,颇有校园感觉,所有亚马逊总部被称为“城市工作园区(Urban Campus)”。
亚马逊每一栋楼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来铭记公司发展过程中那些重要的人或事物。比如Van Vorst,这栋楼原本属于当地一家家具工厂,命名也延续了当时工厂的名字。这里的一层是一家咖啡厅,其中一面展示墙特别引人注目。原来在亚马逊,每个项目上线后,团队成员都会聚在一起签名留念,这面墙上收集了几十幅这样的签字,并与亚马逊取得的一些成绩并排展示。
企业文化无处不在
亚马逊崇尚节俭。最初创业为运营节省成本,贝索斯把办公地点设在他在西雅图家中的车库内,并把自家的门板拆了下来作为办公桌,称之为“Door Desk”。后来虽然企业不断发展,但公司勤俭节约的文化一直在延续,甚至专门成立了Door Desk奖项,颁发给那些在工作中不断帮助公司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优秀员工。在Van Vorst的咖啡厅顶部,就以无数门板作为装饰,体现企业的文化。
从Van Vorst走出来,左右两边是DAY1 NORTH和DAY1 SOUTH两座建筑。 DAY1来自于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索斯的理念,意指不管公司发展到什么程度,不管取得了多少成就,仍然要把每天当作第一天,用心做好当下。对了,贝索斯自己的办公室也位于DAY1 NORTH。
虽然亚马逊不断发展,机构与规模日益增多,却一直奉行“两个比萨”的小团队文化,即一个项目团队的晚餐需要能用两个披萨来解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灵活、更高效。受到这样的文化熏陶,在电梯间、办公区里,经常可以看到玻璃墙板上员工在写写画画,记录瞬间迸发的思维灵感。
和大部分大公司一样,亚马逊也有多处自建的员工餐厅,比如DAY1 NORTH地下的车库餐厅the Garage Café就准备了丰富可口的午餐,价位也适宜,通常一份价格约在10美元以内。通往餐厅的一个通道里,还有对BROOMBALL的介绍——这是亚马逊员工自创的一种运动,由一群人用扫帚赶球并射门,有点像曲棍球,但所用的球却有瑜伽室里的健身球那么大。
在Van Vorst的门口,还有一架超过两米的呈站立姿态的北极熊化石。据说这只北极熊化石是亚马逊拍卖业务最早拍卖出去的物品之一,后来又回到了亚马逊家中。
这些非常鲜明的关键词:客户至尚、创新、追求卓越、注重长远、内敛与环境友好等等都是促成亚马逊独特文化的基底,这些元素以及贝索斯的坚持,让亚马逊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高速发展,对整个行业影响深远并广受认同。
下一主题:中石油山东销售公司: 企业文化从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