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3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从8月1日起,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将由11%提高到13%。
传说中的利好传闻终于变成了现实,这对于正在苦度“寒冬”的厦门纺织品厂商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雨”,不过,相关厂商同时表示,2%的上调幅度仍不足以使行业走出困境。
纺企称还不够“解渴”
对于出口退税上调将为纺织品业解围的说法,厦门斯美泰董事长叶向阳并不完全认同。“雷声大,雨点小。”他说,“此前疯传要调高4%,事实上只上调2%;整个市场在萎缩,纺织品出口逐月走低,这2%仍不足以使行业轻松起来。”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厦门清木针织服装总经理方先生,“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步快升,回调退税只能暂缓出口型纺企的压力,但不足以弥补损失。”方先生表示,自己的企业目前已压缩产能近70%,若不减缓人民币的升值速度,这样的利好将很快被抵消掉。
厦门弘祺服装公司总经理吴先生则对此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由于用工成本仍在上升,退税的调整会令这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再提供一次
“活过来”的机会,“毕竟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数据,目前2/3的纺织业仅有0.62%的利润率”。
根据3日海关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出口纺织品34.2亿美元,增幅由去年同期的28.5%下降到7%;厦门虽占其中的49.1%份额,但比上年同期已下降了4%;而若下半年能维持这一出口量,新增2%的退税将为业者新增2亿元左右的利润。
同时,业者还担忧,国外客商是否会借此进行压价?“若他们采取再次压价,但愿业者不要靠牺牲这2%的利好去换订单。”上述方先生表示,次贷危机背景下外贸仍呈下降趋势,因此,中小纺织企业必须内部挖潜增效,创新产品提高议价能力。
贸易商赚走“大头”
厂家喜忧参半,一些贸易商却在偷着乐。厦门的纺织品出口,除一些本身具备外贸能力的厂家外,不少是通过贸易商代理的。
有多年贸易经验的陈先生透露,贸易商主要分“委托代理”和“买断代理”:前者是厂商直接和国外客户接洽,但没有出口权,贸易商通过帮忙结汇等赚1%-2%的利差;后者是一些有实力的贸易商,在接到订单后直接向厂商买货,然后直接卖给客户。
“若退税调高,那些前期就接下订单的‘买断代理’商,就是纯粹利好了。”陈先生说。
贸易商林先生的公司主要帮一些中小纺织品企业出口,林先生告诉记者,比如一批生产成本100万美元的服装,加上17%税率,厂商成本为117万美元,加上3万美元(举例)的利润,他们的采购成本就为120万美元。
“120万美元采购,但我们可能会以115万美元出口,利润就是靠退税。”林先生透露,尽管此前调税已有风声,但因为已经有一些稳定的客商,在6月、7月份谈业务时并未将这2%的税率进行约定。“我们已经谈妥但还未交付的订单量超过200万美元,现在多了2%退税,利润将增加至少4万美元”。
“对我们来说,这只是暂时利好。接下来会围绕这2%再展开一轮较量,比如厂商可能会提出分一杯羹。”林先生认为,围绕“订单”的博弈仍是焦点。
(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
上一主题:本土厂商回归国内纯果汁市场
下一主题:永荣运销公司突运火砖援助灾区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