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以经济不景气为背景的200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已经落槌,虽然不再有高价成交和打破纪录的喜讯,不少艺术品还是拍出了在市场巅峰时期也难以达到的价钱。艺术品投资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抗跌性吸引了投资客,但鉴定等方面的别样风险又让多数人举棋不定。依托艺术品投资是否真的能够规避风险?真正的赢家在哪里?
好作品不惜大价钱
12月初,香港会展中心,香港佳士得推出的一件明代画家仇英的作品《人物图卷》最终以386万港元成交;之后,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海派大家谢稚柳旧藏的清代画家金农画作《墨竹图》,在匡时秋季大拍中以338万元拍出。
这两件作品的购买者均为一位来自上海的藏家——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益谦。由于新理益一度持有15家上市公司累计约2.5亿股的法人股,由此,刘益谦还有一个“法人股大王”的绰号。事实上,这位在资本市场人尽皆知的人物近年来一直频频出现在大型拍卖会现场,而来源清晰、传承有序的古代书画则是他主要追逐的目标,仅在今年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他就买下7件顶级作品。
“中国古代书画的存世量少,精品佳作更少。”稀缺性是刘益谦看好古画市场的原因之一,业内人士称,他参与近几年拍卖市场出现的大部分古代书画精品的角逐,并将其中的1/3收入囊中。
虽然无法列出刘益谦藏品的清单,但粗略计算,他在拍卖市场购买古代书画的投入也数以亿计。正如他自己所说,几个亿肯定有,甚至还不止。实际上,刘益谦所买的艺术品不仅仅是古代书画。2005年,他斥资1100万元拍下海派画家程十发的连环画画稿《召树屯和喃木诺娜》,创造的是这个门类至今都未被逾越的世界纪录。
他说:“现在的阶段我的主攻方向就是买贵的,关心的是艺术品里面什么值得我花大价钱去买的。”
长线放飞投资风筝
财富与艺术品历来有着天然而紧密的联系,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艺术品同时也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折旧,而在看好中国经济整体走向的情况下,稀缺的顶级艺术品肯定是可以增值的,甚至可以称作“硬通货”。虽然分不清某件艺术品的真真假假,但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刘益谦自认为知道方向,并看好顶级艺术品的升值潜力。他说:“收藏不在于东西的多少,而在于对收藏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判断。”
通过拍卖的方式低价持有大量上市公司法人股,多年后的解禁才使得前期的投资转变成可观的收益,有人认定,刘益谦豪买艺术品的背后,其实也是在做长线投资。他本人却说,就投资而言,艺术品没办法和真正的专门的投资领域相提并论,很多人是把艺术品片面地归为投资,但到底值不值得投资,还要禁得起时间的考验。“现在来看,股票和其他产业是我的投资,对于艺术品更多的是从占有的角度来考量,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刘益谦说。
深入介入破解投资风险
这几年刘益谦又参与投资拍卖公司,被看作是深度介入艺术品市场的标志。一家拍卖公司每年的赢利对于在刘益谦的所有产业中显得微不足道,甚至不及他购买一件艺术品的投入。虽然从懂事起,刘益谦就把赚钱作为自己的职业,却并不清楚这些拍卖公司具体的经营状况。在他从资本市场、房地产投资到新能源的产业链条上,艺术品拍卖都不能称作其中的一环。另一方面,刘益谦也是内地和香港几大拍卖公司顶级拍品的主要招商对象。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市场风险比较大,投资需要格外谨慎,在刘益谦看来是购入艺术品的大好机会。当今年的秋季拍卖即将结束时,他对于艺术品的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两三千万。但这并不是因为要把资金投入其他领域刻意缩减,而是在金融风暴下,很多买家投资艺术品的兴趣降低,刘益谦要买的艺术品大部分都以低于他心理价位1/3的价格落槌。(摘自《东方早报》李静/文)
上一主题:珠宝:会成为最抗跌板块吗
下一主题:名人照片:高价背后的两种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