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胶南制造业 发出崛起的足音
[发布时间:2008-06-20 00:00:00 点击率:]

经过多年的精心打磨,山东胶南县域工业在青岛可谓“一枝独秀”。但同时必须承认,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这种产业结构与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格格不入,必须尽快转型。

  鉴此,胶南市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产业层次、强化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势如破竹的先进制造业留下一串串令人欣喜的铿锵足音:去年,全市完成制造业总产值74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98%;制造业实现的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量的52.5%,比上年增长3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后,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下降16.2%和3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多达361天。

  

  搭建产业平台

  促进集群发展

  

  突破县域经济“小而全”、工业布局以镇为主的格局,胶南在全市统一规划设立了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和董家口两大产业基地,鼓励各镇向园区集中引项目,产生的税收归各镇所有,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

  2003年决策开发的临港区被省政府批准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先后引进建设了中铝再生铝、阿迪尔车桥、德枫丹风力发电、北船重工等一批装备制造业项目,带动形成了汽车船舶零配件、环保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群。其中依托国家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一期年产12万吨的中铝再生铝公司,引进了总投资957万美元的嘉誉汽车铝铸件项目,实现了上下游产业的高度融合。

  目前,胶南市正全力推进落实总投资60亿元的中铝港口物流氧化铝、总投资7亿美元的LNG、总投资4亿美元的修造船等一批重大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和集聚度。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两大园区总产值突破600亿元,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青岛装备制造业基地。

  

  实施压旧上新

  优化产业层次

  

  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拆迁二和等4家高污染外资企业、全部淘汰10吨以下燃煤锅炉的基础上,去年又果断关闭了年销售收入14亿元、税收5000万元的恒源和天元两家化工企业,妥善安置3000名职工,此举淘汰化工产业群落后产能50亿元,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腾出了空间。

  在此基础上,通过狠抓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培育新项目,促使一批新型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壮大。其中年产600万台家电的海尔胶南工业园实现投产,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吸引了8家配套企业入驻,带动形成了一个家电电子产业链。去年,总投资7300万美元的台湾东元机电项目的到来,进一步提升了家电电子产业群的竞争力。短短不到3年时间,胶南家电电子产业群从无到有、逐步变强,今年可实现产值60亿元。

  

  推动科技进步

  提升传统产业

  

  立足做强装备制造业,胶南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企业科技进步、争创品牌、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科技支撑,全市食品与药物产业群迅速提升壮大,成为拥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家食品发酵研究所、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板块,去年实现产值110亿元。其中明月集团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被列为国家海藻加工业示范基地,海藻酸钠生产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圣元乳业国家级食品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去年上缴税金2.1亿元,今年税收可达3亿元以上,成为青岛县域工业企业第一纳税大户;琅琊台集团建成世界最大的衣康酸生产基地,琅琊台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围绕提升纺织机械、橡胶轮胎等传统产业,加大招商嫁接改造力度,签约引进了兵器工业集团五三研究所、国家橡胶轮胎质检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全市企业年均用于技改的投入达15亿元以上。双星轮胎公司近几年累计投资10多亿元,淘汰了落后的斜交胎生产能力,建成350万套全钢子午胎生产基地,去年上缴税金达到1.4亿元。

  目前,胶南已累计发展青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1家,高新技术企业58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连年翻番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03年的不足4%提升到2007年的32%,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今后,该市将着力整合全市科技创新资源,搭建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开展合资合作

  做强骨干企业

  

  另外,胶南市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扶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合资合作、上市融资、股权转让等方式,运用资本市场推进改组改造,实现做大做强。

  灵山船业通过与韩国现代合资,产能扩大十几倍,目前手持订单24艘、3亿美元,年内可完成出口2亿美元。康大集团、圣元乳业相继上市,融资总额近1亿美元。明月集团先后与日本喜美克株式会社和美国马丁可利公司开展了股权合作,目前已实现到账外资700万美元,年内有望实现上市。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发展到759家,其中税收过亿元的3家,过千万元的28家。今后将在全市优选30家左右企业,作为上市后备资源进行重点培植,争取5年内新上市企业达到5-7家,带动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连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