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售价几百元的纳米书包、近百元的高档铅笔盒、韩国进口的笔记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书包里,如果家长欲购买一套配置齐全的文具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 刘莉莉 翁璟
现如今,在文具商家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不少家长“苦啥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下,“奢侈文具”与同类商品相比拥有较高的人气。然而,教育界人士认为,一味宠溺孩子购买高档文具的行为,可能会扭曲孩子单纯的心理。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应从培育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入手,引导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选择学习文具是否越贵越好?
近日,记者来到某文具店里看到,十几个“迪斯尼”、“hello kitty”的书包就摆在进门处的货架上。据店员介绍,因为这些品牌书包上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卡通图案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十分俏销,所以选择放在家长们第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
这些品牌书包,不仅外观新颖,功能也比较独特,如“硬壳书包”、“减负书包”、“拉杆书包”等,其中“减负书包”主要是设计了一根“腰带”,据推销员介绍,这种书包可以减少学生背部的负担,而“拉杆书包”则是效仿旅行箱,在书包后面设计了拉杆,有护脊减压的功能,布料也便于清洗。
在标价上,记者发现,品牌书包的价钱大都在200至400元不等,而普通品牌的书包价钱仅在100元左右。而货架上一款多功能文具盒要卖到近百元,而普通的铁皮铅笔盒和笔袋不过十几元;一款全自动的进口削笔刀要价百余元,而普通的转笔刀也就两元一个……
记者在现场看到,那些高级文具前围着不少家长和学生,普通品牌的文具尽管价格便宜,但乏人问津。
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就用途和功能来说,这些高价格的文具用品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不过是在装饰上搞了些新花样,但销售情况普遍要好于样式、功能单一的普通文具。
高档文具真的物有所值吗?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总校长胡爱玉认为,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外观花哨、功能复杂的文具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好卖一些,这本来无可厚非,但说起高档文具有科技含量,“帽子确实戴得太大”。
“高档文具其实就是在普通文具原有的基础上做了改造,”胡校长说,“从使用功能的角度来说,盲目追求高档文具完全没有必要。另外,使用越普通的东西就越需要智慧,如果孩子使用的文具功能太全、太方便,反而会制约孩子的操控能力和创造能力。”
喜好或是实用,家长该如何取舍?
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之所以为孩子选择高档文具,主要是抱有“咬咬牙不能委屈孩子”的思想。对于开学初的大采购,市民王女士不觉得奇怪。她表示,虽然自家经济条件不太好,但看着其他孩子什么都有,怎能委屈了自己的孩子。
“我的孩子9月份要上三年级了,之前四个学期换了6个书包,”王女士说,“我给她买过一个高档拉杆书包,一直没有舍得给她用。她为了早点用上这个新书包,竟然故意损坏旧书包,还说如果她的书包没有其他同学的好,那是很丢面子的事,我们家长实在没有办法。”
在启路文具店的收银台前,一位给孩子购买了700余元文具的妈妈表示,其实家里还有许多同事亲戚送的书包都没用,不过孩子都不喜欢,非要来买喜欢的,小孩现在上二年级,比起他到时候赌气不听课,花这些钱还是值得的。
然而,市民李奶奶就非常不赞同如此宠溺孩子,李奶奶的孙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当小家伙在花花绿绿的名牌笔记本货架前转悠时,李奶奶便把他拉走,只给他买最普通的薄皮练习本。
“我们小时候上学哪里有笔记本啊,都是记在纸上,”李奶奶说,“你看这种韩国产的笔记本,才巴掌大就要85元,实在不值。现在的文具用品都快变成孩子的玩具了。”
而学校的老师认为,家长不必要购买太过高档和花哨的文具,一方面如此会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另一方面会分散孩子在学习时的注意力,购买文具只需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即可。
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总校长胡校长介绍,在文具选择的问题上,学校也有一定的意见和措施,育才学校目前采用的做法是为低年级的学生统一购买书包和铅笔盒。“我们统一购买的文具不要求有太多功能,外观简洁、大方就好,”胡校长说,“等孩子到了高年级,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就不再为他们统一配备文具了。”
专家:
家长对孩子的引导至关重要
在购买奢侈文具的问题上,家长的初衷都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然而效果却差强人意,对此教育界的专家建议,家长要首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醒孩子主动远离奢侈的学习用品,不要让“消费”成为“浪费”。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肖海龙认为,购买高档的文具的行为用在家长对孩子的身上,本身就是一种不对路。家长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购物欲望,会让孩子从小形成不良的攀比心理,家长的宠溺,会让孩子无法体会他人的关爱,觉得一切都来得十分容易,容易导致孩子对外界事物和情感的无视和冷漠。
因此肖教授介绍,为了防止孩子从小养成自私、娇纵的习惯,家长可以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教育孩子关心他人,体谅别人。在孩子要求家长购买不合实际的奢侈品时,家长应该教育和告知其自己赚钱的辛苦,劝说孩子体谅家长,首先学会为家长着想,从而达到教育孩子体谅他人的目的。
孩子正在读四年级的家长马先生每学期都会给女儿准备一笔“文具基金”,让她自己去购置学习用品。“女儿出门买文具前,我都会和她一起做个详细的预算,例如打算买多少铅笔、多少个本子,价位如何等,帮助孩子建立节约、规划的意识,”他说,“虽然现在女儿有时候还是会被高档文具吸引,但她现在已经学会控制自己,知道自己应当与其他同学“攀比”知识和学习,而不是文具的档次。”
在此问题上,胡爱玉校长也抱有同样的观点。她认为,孩子的感觉很直观,容易被一件东西的色彩和外形所吸引,而忽视实用性,因此家长要注意到孩子的这种特殊思维模式。
“在购买文具前,家长要与孩
下一主题:消费者深受“三品”家电售后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