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白领消费:要省钱但我们不忘“奢侈”
[发布时间:2008-10-24 00:00:00 点击率:]

  穿时尚杂志最新款服装,用最新款的数码产品,开最拉风的私家车,小白领无疑是这个社会的主力新潮消费者。不过,“白领”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定义:每月发了工资,交了房租水电费,充了电话费,买了点生活用品,一摸口袋里的钱,不禁感叹一声:这个月的工资又白领了。

  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地球人的口袋开始瘪了,在愈加繁重的社会经济压力面前,小白领也跨入了省钱大军。跟勤俭持家的老一辈不同的是,既要在生活中省钱,又要保证生活品质,这就是小白领们的终极目标。

  

  省钱是一场比拼信息的战斗

  劳心女:我和你“拼”了

  

  早上7点10分,小嫣准时出现在某小区外的马路上。不到5分钟,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停在她面前。搭上车主小黑的车,一起上班。半小时车程,5块钱一趟,不出意外的话,每个月小嫣为此要支付给小黑100多块钱。

  “如果选择坐公交上班,每次要倒两班公交,虽说月卡只要50块钱,可早高峰时间花费至少50分钟;如果选择打车,至少需要三十块钱。”小嫣算来算去,还是拼车最划算。

  小嫣有句信条:女子爱财,取之有道。踏入25岁后,小嫣开始规划自己的“钱”途。“省钱是一种负责的生活态度,更是生活智慧,并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守财奴。”拼车上班、拼卡健身、同事拼午饭……能拼的小嫣拼到底。此外,定期和男友外面吃饭、逛商场、和朋友短途旅游,这些日常活动,小嫣统统继续。

  “想省钱,就得劳心。”小嫣卡包里放着二十多张卡。外出吃饭?可以,事先要准备好打折卡、消费券;逛商场?没问题,哪家商场活动最划算咱们就逛哪家,当然各大商场的VIP卡包里都得备着;旅游?OK,抢购打折机票,打折景点门票,自助游去……

  “获取信息实在太重要了。长辈晚辈、同事朋友、三姑六婆,都可以成为交流信息的好对象,通过谈论这些家长里短还有增进友谊、促进关系的妙用。”小嫣说得头头是道。

  

  点滴小钱还能省出只大牌包

  电子账客:

  以跑马拉松的姿态买回奢侈品

  

  跟同龄人相比,王敏的收入实在算不上高。毕业后赋闲在家,花了一年时间通过司法考试,如今也只是律师事务所里一名小律师。“十一”聚会中,眼尖的同学发现王敏竟背上了某大牌包,让大家直呼:“记账婆攒到大钱了啊!”

  从大学里开始,“记账婆”成了王敏的外号。每晚睡前,从抽屉里郑重取出一个略显破旧的小本本,王敏开始记账。一个包子支出五毛钱,水果支出三块钱,做家教收入一百块……事无巨细,统统理清。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只是,记账本从破旧的小本本升级换代成了“电子账本”。

  王敏说,自己买奢侈品正是在记账时花了一番心思的。当需要添置大件的时候,王敏立即在电子账本上建立一个相关账户,把平时省下来的所有小钱都归类在其中。比方说,公司新发放的一次补贴,或者省下的置装预算费等等。“日积月累,这个只存不取的账户里的数额会出乎意料地可观。”王敏说。

  而在此期间,王敏以往的理财计划如常。“当然,吃喝娱乐一切活动还是如常。”这个额外账户只是帮助你在不影响正常理财计划下能够购买真正需要的大件。王敏告诉记者,当你这样做并且买到大件时,你会发现自己格外爱惜买回来的物品。“就像一个马拉松,你坚持跑完了全程,得到了奖品,无论它价值多少,你都将异常爱惜它。”

  照着这个方法,王敏给自己买了一台新的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套护肤品。存小钱,花大钱,原来真的可以做到。

  

  只花8000多元,搞定一屋子家具

  相信看得越远,省得越多

  

  “看,我这趟购物的所有清单都在了。”小迪递来一张复印件,展示他此次奔赴一家私批发市场的战果。“我3室2厅的家中绝大部分家具都在这次搞定了,桌子、椅子、实木床、床头柜、餐桌和餐椅,一共花了8220元。最后还参加了满3000元减100元的促销活动,所以只花了8020元钱。”小迪的清单上显示他的运费为800元整。“这运费包括从市场直接运到你家楼上,再全部装好,不算贵。”小迪此次出行与表哥一辆车结了个伴,同行的表哥搭着顺风车也背回一大堆实木小玩意,两人的收获算起来比在杭州便宜不少。

  “开车1.5小时,高速加国道来回一共90元钱,油费我没仔细算,要不了50块吧。”曾经为买一件潇洒的男士风衣与朋友一起“拼”购的小迪很有经验,“这里的家具基本都是佛山产,如果不追求大品牌,这里买还挺实在的,我比过价,这里的圆盘豆实木地板120元每平方米,我在杭州看见起码200元以上。甚至还有一套名牌沙发,同样的东西杭州卖7100元,这里只有6300元,这一笔交易就省下不少了。”

  其实,最近开车出行的年轻人还真不少,除了绍兴之外,苏州的家具市场被小白领们盛传“更便宜”。也许在“老一辈”看来,驱车前行本身就是个消耗行为,但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性价比更重要:这叫看得更远,省得更多。

  

  为省钱,

  有人连相亲都改成“网络视频”了

  59.4%的年轻人利用网络省钱

  

  谁说“80后”花钱大手大脚?眼下不少年轻人都通过网络开始自己的节约生活。网购、网络返利、网络优惠券、网拼、网换等网络省钱新招儿层出不穷。

  80后的Chent刚收到快递,里面是一堆从香港某化妆品网站买回的护肤品。购物满75美元就可以免邮费,Chent在网上用信用卡订购成功,花费人民币约550元,“同样的产品在杭州专柜至少要八九百块钱,我决定,自己这张脸以后就交给这个网站了。”

  “不用见面,可以避免相亲时的尴尬;不用约会,可以节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27岁的小张最近频频“网上相亲”。“现在物价上涨,两人出去随便吃一顿,至少花掉100块钱。一个礼拜一次真有些吃不消。”现在,小张先把对方QQ号码或者MSN要过来,网上聊天,交换照片,最后再考虑见面。

  近日,腾讯网对3207名公众(“80后”占72.3%,“70后”占21.3%)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54.9%的人认为自己“比较省”,27.6%的人觉得自己“不太省”,13.5%的人“很省”,只有4.0%的人选择“不省”。

  在网上你用过哪些省钱方法?调查中,大部分人(59.4%)使用过网络省钱方式。在使用过的网络省钱方法中,公众排序依次是:网络购物,总能找到最便宜的商品(34.1%),通过在线比价系统获取最低的价格信息(30.9%),拼车、合租、拼卡等(17.0%),寻找团购、代购(13.3%),通过网站获取优惠券(12.7%),通过专门的返利网站购物获得返利(4.6%),通过网络交换物品(3.2%),通过网络出租物品或技能(2.9%)。

  

  不出远门家里度假

  美国人发明新名词“staycation”

  

  其实,在一些发达国家,消费者绝对没有我们想象的花钱如流水。所以在巴黎,中国人冲进LV的店里,足以让法国人半天合不拢嘴。“美国人逛商场,只看不买的人挺多。不过我后来发现,其实很多人心里都在默记着自己已经看中的东西,然后坐等打折期。”一位美国朋友Lily这段时间想换个数码相机,可一直没有采取行动。她说,就等今年的感恩节了。每年感恩节的第二天是美国最著名的商场打折日。据说去年,很多美国人都带着帐篷连夜排队。“虽然有可能你想要的东西在打折时已经不在了,但你总要相信,时尚是发展的,好东西只会越来越多,没什么遗憾的。”在丹麦留学的Minnie说,“冲动是购物第一大敌。”

  为了省钱,国外也奇招百出,比如美国近来出现了一个传统字典上找不到的新名词——“staycation”,这个字是由“stay”(居家)和“vacation”(度假)两个英文字组成的,也就是不出远门,直接在家度假,这绝对算是省了大钱了。

  (摘自《钱江晚报》 陈婕 曹婷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