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倾听“民族品牌与百货业”共赢的理想
[发布时间:2008-11-18 00:00:00 点击率:]

 

  □本报记者 许 强

  

  共赢,是中国百货业和民族品牌共同的理想。

  共赢,是民族制造业孜孜以求的和谐与精彩。

  当美国“金融飓风”席卷全球时,国内营销的终端业态发生了巨变,百货店逐渐成为消费的主流,并占据着消费金字塔的中高端。然而,中国本土民族品牌在眼花缭乱的洋品牌的围困打击下,与百货业的合作之路一直难以通畅,共赢成了一种难以实现的梦想。我们走在大型名牌商场中会发现,大部分摆放的商品是含有很多英文字母的品牌,而国内民族品牌往往在大商场难以露面。为了减少民族品牌在大商场的这种“尴尬”,2008年10月20日,在商务部“支持民族品牌”的倡导下,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在民族品牌集散地——温州举行了“民族品牌与百货业高峰论坛”(由吉尔达鞋业公司和时代广场等单位赞助),渴望民族品牌和百货业巨头的面对面交流,以破除隔阂,达成共识,实现共赢的理想。

  “民族品牌,

  总有一个商场是适合的”

  楚修齐(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从规模上讲,中国的百货业销售额超过100个亿的企业已经超过了10家,大商集团的主力百货业销售额去年有502亿,今年预计将达到600亿。这些百货店之所以发展那么快,也是由于我们民族品牌的大力支持。中国百货店发展到今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同质化泛滥和营销措施匮乏。现在商务主管部门也在积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来改变同质化竞争的局面。百货有高端百货、时尚百货还有大众百货。我想,民族品牌,总有一个商场是适合你的。高端百货,国外的一线品牌占的比例比较大。时尚百货、大众百货,甚至在往下的社区百货都有大量的中国民族品牌,而且占的比例非常高,目前,民族品牌档次也提高了,我相信中国百货商场的前景是非常的美好。

  “把民族品牌

  打造成世界顶级的”

  赵宪忠(大商集团副总经理)

  目前,尤其是温州的民族品牌,与大商集团的合作比较多一些,有很多企业与大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个大概全国有200多家。据我了解,在大连、辽宁,如果一些人有点成就,有点财富的话,他在选择服饰的时候,选中的民族品牌较少,以为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其实我们商场主要看产品,尽管有些名字还是洋名字,但却是本土品牌。崇洋媚外不应该是我们的选择,“把民族品牌打造成世界顶级的”才是我们民族品牌的明智之举呀!

  “百货企业的

  民族自尊心都是很强的”

  段占田(北京当代商城副总裁)

  当代商城里面国际品牌占60%以上 ,一层定位是奢侈品,大都是国际品牌,本土品牌一般在三层以上才有。基本上从三层以上民族品牌就比较多了。应该说,从1995年开业以来,当代商城在培养民族品牌这个问题上,始终是在培育、在尝试,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样,不是消费者崇洋媚外,百货业崇洋媚外。其实,我觉得大部分百货企业的民族自尊心都是很强的。但商场它也是要赢利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消费者喜好其实是我们选择的一个趋势。

  “我很心痛,

  同样的鞋子卖价不一样”

  王振滔(奥康集团总裁)

  商场不让我们民族品牌自己进去,或者晚点进去,这倒无所谓。现在我最心痛的是什么?那就是同样的鞋子卖价不一样。我们给国外加工,他们的卖价比我们高5到6倍,同样都是我们生产的同质的鞋子,但卖的价钱就是不一样,这个真的很心痛。就像一个农村姑娘嫁到城市,可能被瞧不起,我们就把这姑娘送到国外去学习,从国外回来之后,就成了洋姑娘了,她的价值就不一样了。

  “民族品牌

  不要狭隘的民族主义”

  吴志泽(报喜鸟集团董事长)

  不要认为用英文就是洋品牌,这个是不对的。采用英文是一个国际惯例的问题,英文名并不是本质的问题所在。那么,商场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呢?我们服装行业协会去年对北京17家商场调查,报告显示,问题非常严重。实际上,在北京17家商场中,国外品牌占73%,本土品牌占27%,今年新开业的金融街购物中心里国外品牌80%。但在这些国外品牌中有一半以上是假洋鬼子,也就是并不是正宗的国外一线品牌,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10%都不到。所以我们必须把民族品牌、民族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品牌当中去,让消费者感受到我们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民族艺术的辉煌,恢复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零供关系的共赢,

  最终要靠实力说话”

  荆林波(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博士)

  我们如何构造一个更强势的本土品牌,更强势的本土百货?第一需要解决的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培育理性的消费者。任何一个国家,在它的开放过程中,它都面临一个问题,它的消费者都不够诚心,日本是这样,美国曾经也是这样,大家都有崇洋媚外的历史。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已越来越高,我们的消费人群的结构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有支付能力买得起奢侈品高档品。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将使我们的民族品牌找到更大的客户群。三是零供关系的共赢,最终结果要靠实力说话。你是一个强势的本土制造商?还是一个强势的百货店?是由双方的实力在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