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现代烟草农业敲开贫困山区致富门
[发布时间:2008-12-17 00:00:00 点击率:]

  □ 张著昶  杨沿生 刘嘉艳

  

  铜仁地区德江县曾因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加之种烟劳动强度大,烟叶质量差,烟农收入极不稳定,绝大多数群众都是碍于人情关系种“人情烟”,烤烟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德江烟草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铜仁地区烟草公司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契机,夯实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确保烤烟连年稳定增长,烟农收入稳步增加,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全区最大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今年4月,林树森省长在铜仁考察期间,考察了德江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现代烟草农业走在了现代农业的前面,对现代农业发展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是什么原因让广大农民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在思想上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由过去被动种烟到积极主动种烟从而发家致富?带着疑问,记者于日前走进偏远的德江县高山乡,从烟农洋溢着丰收喜悦的笑脸中,感受到了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工作给农民带来的喜悦。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高山乡方家村唐正文种了23年的烤烟,被当地农民称为“铁杆”烟农。沿着一条宽敞笔直的水泥公路,记者来到唐正文家中。当得知记者来意,唐一边搬来板凳,一边笑眯眯地说,今年新型烤烟房烤出的烟叶质量特别好,卖上了好价钱。他扳起指头算了算,激动地说:“今年种30亩烟,纯收入差不多有4万块钱,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赚了这么多!”

  在与唐正文的烟房相隔不足100米处,陈正武夫妇俩的脸上,堆满了丰收带来的喜悦。几年前,夫妇俩在外面打工,辛苦不说,收入不高,打工数年,没存下积蓄。当获悉乡里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后,夫妇俩辞去外面的工作,双双返乡发展。“有了机耕道,我们再也不用肩挑背驮搬运东西了,种烟不但赚钱轻松,还能在家照顾好孩子!”“今年种烟收入已超过4万,比在广东打工好得多。咱们明年还要扩大种烟规模!”夫妇俩争着告诉记者。

  “要是哪家公司一个月开你3000元工资,你愿意外出打工还是在家种烟?”面对记者的提问,曾在外打工多年的陈正武毫不含糊,“当然在家种烟!”通村公路边,一幢二层别墅式楼房显得格外耀眼。这幢花园式楼房,是村民陈云江去年和今年两年来通过种植烤烟赚下的钱建造而成。陈云江说,好多在外打工的青年人听说现在种烟不费力,而且又能赚大钱都陆续回家了,估计明年寨子上家家户户都要种烟。

  现场指导烤烟生产的干部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种烟的积极性高涨,工作开展起来相当顺利。“今年,受金融风暴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返乡,政府将为他们创造条件,让农民工朋友回家后,积极发展烤烟生产致富!”

  是什么原因让广大农民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里,在思想上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由过去被动种烟转变到争相积极主动种烟?

  铜仁地区烟草局(公司)局长(经理)陈风雷同志一语破的,“是实施以‘一基四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模式,减工降本增效而带来烟农积极性转变的结果!”

  

  夯实烟叶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德江县高山乡由于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要发展烤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铜仁地区烟草公司及县烟草分公司决策层清晰的意识到,不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谈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势必就是空中楼阁,痴人说梦。基于此,全区上下抢抓国家烟草局高度重视,巨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机会,重点抓好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以及基层烟站建设和密集型烤房建设等为主的烟叶基础设施建设。

  在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县着力提高烟水配套工程系统化设计水平,突出为烟农服务这个中心主题,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要求,改善烟农生产条件,积极推广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操作;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督,建设一流工程、放心工程,确保烟水工程长期有效地发挥功能作用。今年,在高山乡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实施的烟水配套工程,由烟草部门投资1588.85万元,在烟区修建了32个调节水池,3.2公里的输水渠道,242公里的田间管网,安装田间放水点1500多个,有效解决15000多亩烟田烟土的灌溉问题,同时附带解决了8000多名群众长期以来的饮水难题;完善高山乡基层烟站建设,修建了107座密集型烤房和烟叶工场,30个育苗大棚;此外,地方政府也匹配一定资金在烟区规划建设机耕道,为烤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新生产组织模式

  实现规模生产效益

  

  德江县烟草分公司经理罗斐说,以前烟叶生产一直停留在“自家人种自家烟”的小农经济生产水平上,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转移,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加,闲置土地日益增多,这既为烟叶生产的稳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为烟叶生产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流转土地的空间。德江县烟草分公司抓住地方政府协调、行业政策扶持等有利因素,按照“村委会牵头、农民自愿、专业户承包、政府和烟草部门支持”的方式,组织和引导烟农参与到土地有效流转中来,把适宜种烟的土地转移到种烟能手、种烟大户的手中。

  为盘活土地资源,今年德江县积极探索,创建发展了新型生产组织模式:一是山区小农场型,通过租赁和反租赁土地的形式,规划50--100亩流转土地种植烟叶;二是能人+农户型。通过当地有威望、有经验、有知识、有经济实力的烟叶种植能手牵头,引导散户烟农规模种植烟叶;三是协会+农户型(专业合作社)。由乡镇协调,烟农协会组织,集中规划散户烟农规模种植,专业生产,集中烘烤。新型的烟叶生产组织模式,改变了以往家庭式的烟叶生产模式,把烟农集中到一起,便于统一规范管理,能有效提高烟叶技术含量和组织管理水平。

  “据了解,为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化,全县通过县乡烟草部门与当地政府共同协调,以及广大烟农的积极配合,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稳定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组织和引导当地烟农参与土地流转工作,通过租赁、置换、转包等形式,把适宜种植烟叶的土地逐渐转移到种烟能手、种烟大户的手中,大力发展种烟大村、大户,实现烟叶连片种植。由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既有利于基本